晨报 今日要闻 综合医讯 1.近日,深圳市卫计委公布了《医院医疗服务价格结构性调整方案意见(征求意见稿)》,深圳计划在两年内调整项医疗收费,CT、MRI平均降价20%,4级手术费提价幅度50%,挂号费和病历工本费将被取消。(深圳特区报) 2.近日,来自上海的七家优质医疗器械企业在张江药谷发布最新科研成果。产品涵盖医学检测、医学报告、医学分析、医学诊断等多个领域,其中多项成果是由企业自主创新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打破了长期以来国外对医疗器械的技术垄断。(经济网) 3.药审中心年公开招聘编制外应届毕业生80人。(CFDA) 4.江苏一男护士被患者家属打成脑震荡,警方介入调查。(中国新闻网) 5.瑞安教育局:已对被曝有“毒跑道”小学停课,学生搬离。(新华社) 6.北科生物创始人胡祥向深圳市委书记马兴瑞、市长许勤建言:细胞治疗是一项代表着前沿科技的生物医学技术,因其精准性及其良好的疗效,个体化的独特优势,将为难治性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方法和途径。近年来相继涌现出大量具有革命性的治疗方法和手段,却因为国内政策法规的原因,未能发挥出应有的潜力。生物医疗企业希望现行管理办法能够随着技术发展及时调整,让生物科技的研究成果与临床治疗实践的有机结合,推动医改向纵深发展,实现医疗水平提升,让人民群众共享医改红利。(北科生物) 7.陈李济陈皮压轴登场中国首部中医药纪录片《本草中国》。李时珍《本草纲目》谓“陈皮,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意指陈皮具有“和药”的特性,能与药材食材共处并起到增益作用,因此用途更加多元化,除了入药,还可以煲汤泡茶,是广东人生活中常备的药膳食材。(广药白云山) 8.吃枸杞子也是有禁忌的。枸杞子虽然具有很好的滋补和治疗作用,但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服用的。由于它温热身体的效果相当强,正在感冒发烧、身体有炎症、腹泻的人最好别吃。(家庭医生在线) 9.近日,在网络上流传一种说法,煮大米粥加碱会让粥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以及维生素B1、B2大量流失,这是真的吗?营养专家:①加碱对大米粥中的维生素B1、B2影响微不足道②加碱不会影响大米粥中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③用杂粮和豆类煮粥不应该加碱④建议多吃粗粮、杂粮补充维生素B1、B2。(央视财经) 10.酷暑来临,多汁可口的西瓜成了很多人的最爱。专家指出:吃西瓜虽有益于解暑,但并非适合所有人。糖尿病人、脾胃虚寒的人、肾功能不全的人以及孕妇等特殊人群不宜多食西瓜。(家庭医生在线) 11.足疗是国人养生的最爱,这是年度“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发布的结果。数据显示,目前保健养生市场巨大且增长快速,年保健养生已经跃然上升到了国人消费选择的第三位。(健康时报) 12.美国哈佛大学怀斯研究所宣布,将与以色列ReWalk机器人技术公司合作,向市场投放一款可穿戴外骨骼机器人。这款设备的优点在于合身轻便,它在腰带处安装了一款微小但功能强大的制动器,以更加自然的方式协助穿戴者使用双腿。可穿戴外骨骼机器人给中风患者、多发性硬化并患者及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带来了福音。(环球网) 医疗投融资 1.停牌逾半年美年健康5月23日复牌,拟收购全资控股慈铭体检。(凤凰财经) 2.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21日公告,将转让山东阿华包装印务有限公司、东阿阿胶阿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两家子公司股权,实现非主业策略性退出,聚焦补血、滋补、保健业务。(每经网) 3.英国施乐辉医疗公司(SmithNephew)当地时间18日宣布,将把旗下妇科医疗技术业务出售给美敦力公司(Medtronic),售价3.5亿美元(约22.92亿人民币)。(腾讯证券) 政策法规 1.工信部:年度中药材提升和保障领域项目公示(第一批)。 2.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对于医疗行业,纲要指出,要发展先进有效、安全便捷的健康技术,应对重大疾病和人口老龄化挑战。(中央政府门户) 医学活动 1.5月26-27:首届国际心血管技术和产业创新峰会(上海); 2.6月1-3日:(第十一届)亚太医用分子新材料新技术高峰论坛(苏州); 3.6月17日:MDSAP-医疗器械多国通行证VS美国FDA注册要求培训班(深圳)。 奥咨达整理,ceCRO欢迎北京白癜风高等专科医院北京治白癜风哪里最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