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一节,湖南师大附属中学高一下去些期末测试题:10.下列措施中,不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的的是A.Zn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2时,加入蒸馏水B.AlO2中燃烧生成Al2O3时,用铝粉替代铝片C.CaCO3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2时,适当升高温度D.用KClO3固体分解制取O2时,固体中添加少量MnO2解析:A.Zn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2时,加入蒸馏水,硫酸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故A符合题意;B.Al在O2中燃烧生成Al2O3时,用铝粉替代铝片,增大接触面积,反应速率加快,故B不符合题意;C.CaCO3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2时,适当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故C不符合题意;D.用KClO3固体分解制取O2时,固体中添加少量MnO2作催化剂,反应速率加快,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A。考点分析:对于化学发应速率,增大压强、升高温度、增加反应物浓度、固体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这些方法都是加快反应速率的,反之则是降低反应速率。11.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反应限度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是表示化学反应快慢的物理量B.一般情况下,升高温度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C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反应限度时,反应就静止不动了D.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反应限度时,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解析: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反应限度时,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不等于0,反应没有停止,故C错误。考点解析:可逆反应的的化学反应平衡是指正负反应的速率打倒平衡状态,也就是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但是正反应速率和负反应速率都不为0.12.在2L的恒容容器中,充入1molA和3molB,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A(g)+3B(g)2C(g);经3s后达到平衡,测得C气体的浓度为0.6mol﹒L-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组合是①用A表示反应的速率为0.1mol﹒L-1﹒s-1②用B表示反应速率为0.4mol﹒L-1﹒s-1③3s时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1.2mol④3s时B的浓度为0.6mol﹒L-1A.①②④B.①③④C.③④D.②③④解析:①经3s后达到平衡,测得C气体的浓度为0.6mol﹒L-1,则用C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6mol/L÷3s=0.2mol?L-1?min-1,反应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则用A表示反应的速率为0.1mol﹒L-1﹒s-1,正确;②v(B)=0.3mol?L-1?min-1,错误;③3s时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0.6mol/L×2L=1.2mol,正确;④3s时B的浓度为1.5mol/L-0.3mol?L-1?min-1×3s=0.6mol﹒L-1,正确,答案选B。分子活化能考点分析:解答时要明确反应速率的计算公式及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化学反应速率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数学表达式为:v=△c/t,单位:mol/(L?s)或mol/(L?min),需要注意的是:同一反应,速率用不同物质浓度变化表示时,数值可能不同,但数值之比等于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比;不能用固体和纯液体物质表示浓度。13.下列装置中能构成原电池的是装置中能构成原电池的是考点分析: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是:①有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②将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③两电极间构成闭合回路,④能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据此分析解答.解析:A.装置中没有形成闭合回路,不能构成原电池,故A不选;B.装置中电极材料相同,所以不能形成原电池,故B不选;C.装置形成闭合回路,Cu、Zn为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和稀硫酸能构成原电池,铜作正极,锌是负极,故C选;D.酒精为非电解质,装置不能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所以不能形成原电池,故D不选;答案选C。14.下列有关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手机上用的锂离子电池属于二次电池B.锌锰干电池中,锌电极是负极C.氢氧燃料电池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铜锌原电池工作时,电子沿外电路从铜电极流向锌电极解析:A.手机在工作时,锂离子电池放电,相当于原电池;手机充电时,锂离子电池相当于电解池,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锂离子电池可多次充放电,属于二次电池,A正确,不选;B.在锌锰电池中,Zn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作负极,B正确,不选;C.燃料电池,利用原电池原理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正确,不选;D.铜锌原电池中,Zn作负极,Cu作正极,电子从负极沿外电路流向正极,因此是电子沿外电路从锌电极流向铜电极,D错误,符合题意;答案选D。15.下列物质不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油脂B.纤维素C.蛋白质D.淀粉考点分析:高分子化合物简称高分子,又叫大分子,一般指相对分子质量高达几千到几百万的化合物,绝大多数高分子化合物是许多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同系物的混合物,因此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平均相对分子量,但他们的化学组成和结构比较简单,往往是由无数(n)结构小单元以重复的方式排列而成的,n称为聚合度。高分子化合物分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淀粉、纤维素、蛋白质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解析:A.油脂中高级脂肪酸烃基中的碳原子数通常在20个左右,相对分子质量不是很大,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A项正确;B.纤维素为多糖,分子式为(C6H10O5)n,相对分子质量在以上,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B项错误;C.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在以上,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C项错误;D.淀粉为多糖,分子式为(C6H10O5)n,相对分子质量在以上,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D项错误;注意:淀粉、纤维素、蛋白质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而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这是学生们的易错点,学生们总是误认为油脂也是高分子化合物。立即解锁专栏,阅读全文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kjmd.com/zzyfl/1707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