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们小时候会不会很渴望证明自己与众不同。 小时候我特别希望我是个天才,我可能还成功说服了我父母相信这一点:小学二年级就开始看大部头小说,爬到爸爸的书柜上面,这边膝盖放一本字典,那边膝盖放着小说,囫囵吞枣地读,遇到妨碍理解的字翻一翻字典,画面特别感人。我爸老怀欣慰,直到后来他发现我的兴趣从大部头转到了《故事会》,就再也不鼓励我去翻他的书柜了。 对我来说,长大这个过程特别阵痛,因为发现天才这件事是个误会。意识到很多人比我厉害,这是一件很受伤的事。天才都是稀罕的,你身边不可能有很多天才,所以唯一的可能性就是其实你很平凡。 当然平凡人的生活很开心,只是没有那么酷炫而已。最近我连这点小小的遗憾好像也消解掉了,通过一部电影。 《南海十三郎》是一部传记类的作品,它讲述的是艺名为南海十三郎的粤剧编剧的一生。它最初是一部舞台剧,年在香港首演(其实年在国内也上演了好几次,应该有人看过了)。后又于年拍成电影上映,制作班底是:高志森导演,杜国威编剧,谢君豪主演。 南海十三郎原名江誉镠,南海县人,是江太史的第13个儿子,所以叫南海十三郎,他天资聪颖,小小稚童已能下棋赢过自己老爹,他爹江孔殷毕竟是晚清翰林,棋艺想来是不会太差的,败于稚子,这就是天才初露头角吧。 十三郎的生长环境是很好的,太史公人称赛孟尝,为人慷慨乐于交际,名人雅士达官贵人日夜往来,门庭若市,太史蛇羹在广州无人不知。江家全家都爱听戏,十二位夫人中就有不少熟通曲艺,正是这样的环境下,才滋养出了十三郎这样的粤剧天才。 但大富之家实在安逸,不经世事怎么会有好文章。命运让十三郎遇上了Lily,第一次见面是在慈善舞会上,十三郎颠来倒去地斥责身边的男女同学“庸脂俗粉”“不知家国”,看起来实在伤仲永,好像天才变成了腐儒。可他却在看到Lily的第一眼就立刻盛赞她为仙女,影片的处理显得荒唐又好笑,昏头昏脑买下了Lily所有奖券还不算是十三郎最疯狂的事,听闻Lily第二天要回上海,他追到码头要求佳人留下来和自己培养感情,不但观众觉得他脑子有病,Lily大概也只把他当成一个stalker并抽身离去。而他,就没有二话,抛下香港大学正在读的医科(因此被开除),两袖空空地尾随着佳人去了上海。在上海和Lily从相识相知,再被拒之门外,佳人另嫁,两年之间,他从翩翩公子沦落沪上街头。 离开广州两年后的十三郎再度回来,已经不再是当日的十三郎了,尝过人情冷暖,试过世态炎凉,爱人另嫁,前途渺茫,失恋和失意双双锤炼了他。他开始编起了粤剧,没有内行引荐,他自去后台扔给薛觉先一本《寒江钓雪》,他确实是有才的,由此粤剧编剧迎来了一个罕有的天才,他的曲写一出红一出,很快成为粤剧编剧第一人。此刻的他是一个人尽皆知的疯狂的天才。 他同时编三部戏的曲,三个编剧在战战兢兢坐在桌前抄,他又唱又做又编口白,奈何他文思泉涌,编剧跟不上,他也不管,转眼便去问第二个编剧,上一段写到哪里,听完不假思索张口便又是一段,待到第三个戏也唱完了,第一个编剧又来问他,之前唱的是什么,奈何绣口吐完他却已不记得了。愤怒于编剧的平庸,孤独于自己的天才,他在业内的名声便很不好了,人人都说他恃才傲物。还好还有一个唐涤生,这个年轻人的到来,让两个同样孤独的天才,开始了一段亦师亦友,彼此理解和欣赏的伟大友谊。简直如同李白杜甫。 唐涤生能得十三郎的赞赏,除了他一身才气之外,更是因为二人抱负相同,唐涤生说:“我要证明文章有价。再过三五十年,没有人记得那些股票、黄金、钱财,世界大事都只是过眼烟云,可是一个好的剧本,过了五十年、一百年,依然有人欣赏,就算我死了,我的名字我的戏,没有人会忘记。这就叫做文章有价。” 十三郎对唐涤生最大的帮助在两个地方:一是不让他模仿自己,“学我者生,像我者死”,十三郎敏锐地看到了粤剧未来观众的变化,观众审美不会如同当下一样,所以要思变。二是在抗战开始之后要唐涤生离开广州去香港发展。 这一别,十三郎的人生便急转直下了。一个孤独的天才开始不容于时,他带戏团去劳军,写的戏都是忠孝节义,另一个剧团团长任惜花,用露大腿的歌舞团击败了他,军士们纷纷涌去看大腿。抗战结束后,民众也不再想要看任何战争打斗,他却还是想继续抒发家国情怀,于是无人再请他编剧。后又偶遇Lily和她丈夫,她已不再认得他,他失魂落魄跳了火车,脑震荡之后他精神状态便时好时坏。他的侄女梅仙曾蒙他提拔,成为电影明星,此刻力邀他出山写电影剧本,奈何剧本又被导演篡改,他愤怒于此,与电影公司发生冲突,又被痛殴,从此不再写戏。也就是这个时刻,天才向疯子迈进了一步。 他沦落街头,不再洗澡,任由自己被人嫌鬼憎,拒绝亲朋故友的帮助。直到再度与唐涤生重遇,毕竟一个是伯牙一个是子期,唐是自己的旧影子,也是自己的新希望。二人相认,喝茶,约定重新开始,十三郎赴约,而此时,唐涤生突发脑溢血过世,年42岁。知音已死,十三郎便再也回不来了。 影片中说书人说:“你们千万不要以为自己是天才,真正的天才只有两个结局:一是早死,好像唐涤生那样;一是早疯,好像十三郎那样,悲剧收场。因为天才是不会跟世俗妥协的。” 十三郎疯了之后还活到了74岁,最后冻毙于冬夜的香港街头。 这是一个没有大恶之人的故事,没有人刻意为难十三郎,没有人陷害他。这使他的不幸看起来只是时代洪流的结果。生而为天才,大概就注定了必须因为自己的敏锐看到更多,因为自己的敏感承受更多,也就注定了孤独和绝望。他们注定是疼痛而荣耀着的。 作者说现在的剧,只知道选流量担当的小花旦小鲜肉,靠IP,炒CP,不正像影片中露大腿博眼球的任惜花吗? 其实我挺爱听粤剧 赞赏 人赞赏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刘云涛专家白癜风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kjmd.com/zzyfl/215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