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曙松:今年利率市场化进入收官阶段

在保持货币政策基调中性取向的同时,可以酌情适度走向宽松  "2015年利率市场化将进入收官阶段,这有利于金融机构风险定价能力的进一步完善,向中小企业倾斜信贷资源。"5月11日,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在中国政府访谈时称。  当日,巴曙松与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陆磊就央行降息0.25个百分点进行了解读。巴曙松表示,从2014年12月份和2015年3月份两次利率政策调解后存款利率的执行情况看,全部存款实际上浮比例不到1.25倍,存款利率"1浮到顶"的机构数量已明显减少,金融机构存款定价的专业化、精细化、差异化程度进一步提升,分层定价的存款定价格局基本构成。可以预期的是,2015年利率市场化在此次改革以后将进入收官阶段,这有利于金融机构风险定价能力的进一步完善,向中小企业倾斜信贷资源,同时也会在客观上促使金融机构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鼓励金融市场的创新和直接融资的发展。  "更加深远的意义在于存款利率上限浮动区间由以往的0.1扩大至0.2,利率市场化改革可以说步入收官阶段。"巴曙松称。  陆磊表示,1是存款保险制度为进一步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奠定了体制基础。5月1日《存款保险条例》的正式公布为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进一步扩大,乃北京白癜风医院至全面取消浮动区间塑造了微观体制机制保障:一方面,在确保存款人安全的条件下,金融机构可以具有更加广阔的自主定价空间,使市场供求在金融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2是存款类金融机构定价行动为进一步推动利率市场化奠定了市场基础。从近期数据看,国有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在30的存款利率上浮区间内并未采取"1浮到顶"的做法,上浮50有利于金融机构和客户综合评价本身承受力实现市场定价,交易双方关切点势必从基准利率转向风险溢价。可以说,从存贷款市场情况看,完全放开存款利率上限的时机、白癜风遗传条件已成熟。  央行5月10日宣布,自2015年5月11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5.1;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25。这是2015年以来央行第二次降息。  谈及此次降息可预期的政策效果和建议,巴曙松表示,综合近期降息降准等政策来看,中国的货币政策依然有足够多的政策组合选择,可以在保持政策基调中性取向的同时兼具灵活性和前瞻性,并酌情适度走向宽松。到目前为止,中国的货币政策操作一直在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遵照年初肯定的主要政策目标,同时着力应对经济下行,并综合推敲利率市场化改革、地方债务置换等因素。总体上看,以M2增速目标为代表的政策变量,始终在预定的政策目标范围内波动,这与欧美央行在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失灵以后所采取的非常规的量化宽松是有本质辨别的。同时,现有的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和定向结构性工具都有较大操作空间,也无需走向QE。转型期货币政策"量""价"平衡需要价格工具配合。  巴曙松认为,随着中国金融结构的调解和金融市场体系的发展,目前中国的货币政策调控正处于从数量型调控为主向价格型调控为主逐步转型的进程中,但传导机制还有待进一步顺畅,需要综合应用量价工具。经过前两次降准,和央行不断使用的定向工具,银行间流动性整体宽裕,超储率水平有所上升。在新的条件下,宏观政策的关键更多转向如何疏通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渠道,推动宽货币走向宽信誉,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需要存贷款利率、货币市场利率下行等价格工具的同步跟进,构成调和的政策效果。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kjmd.com/zzywh/75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