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威尔-史密斯主演的《Concussion》(中文译《脑震荡》)即将在圣诞节登陆北美院线,再一次引发人们对橄榄球运动员因为激烈对抗碰撞所引发的潜在脑震荡风险及其后遗症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看一看,脑震荡到底会不会影响到NFL的发展呢? 脑震荡是指当头部遭受外力打击后,即刻发生短暂的脑功能障碍。病理改变无明显表征,但可能引发短暂性昏迷、近事遗忘、头晕恶心等症状,虽然是一种较为轻度的脑部损伤,但仍然存在着失忆、脑功能衰退等并发后遗症的风险。 橄榄球比赛往往伴随着的是选手们的激烈对抗,双方队员在护具的保护下,通过抱、擒、摔、撞等一系列对抗动作阻碍对手向前推进或是辅助队友完成进攻。高速进行的比赛过程中,双方的身体接触不可避免,过短的反应时间内球员根本无法做出有效的保护动作、即便完成了保护动作也会造成失位无法完成战术任务,因此双方便普遍选择了进攻式动作,头部的激烈撞击便不可避免的产生球员脑震荡的问题了。 轻微的脑震荡对于“久经沙场”的NFL球员可谓是家常便饭了,正如棒球运动员滥用体能增强剂(Performance-enhancingdrugs),NBA赛场的Tanking(意指当一个球队本赛季表现非常差劲后,球队会想尽办法表现更糟,输掉更多比赛,以博取下赛季选秀时更多的优先顺位,具体的例子吗,来来来客官!看一看这赛季的76人,勇士你赢多少场我就输多少场!)只要比赛存在就永远不会消失。 人们关于NFL在保护球员方面做得是否足够的争论从来没休止过,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联合波士顿大学发布的关于一份前NFL球员脑震荡损伤的调查报告更是将这件事推上了风口浪尖。这项研究调查了91位前NFL球员的脑部健康状况,并且发现有充足迹象表明87位运动员存在不同程度的慢性创伤性脑病(简称CTE),相关医学研究表明CTE是由于患者遭受过剧烈脑补撞击引起的,并且可能引发记忆衰退、抑郁和痴呆。虽然人们对于CTE的病理结构还知之甚少,但是大量的NFL球员承受着CTE所带来的折磨,研究人员表示:这91位球员全部是器官捐献志愿者,他们在去世后的脑样本将会用于深入研究CTE,这项研究的另一项结果也十分令人们吃惊:在对已故的34名球员的尸检中,研究人员发现33名患有CTE,并且脑中存留有类似于引发阿兹海默综合征的蛋白质积淀(大脑受到撞击后,运送蛋白质的微血管可能会被打破,连接大脑各部的蛋白质分子十分脆弱,收到刺激后会变硬结块,最终导致蛋白质积淀),CTE极有可能是球员去世的诱因之一。 图:匹兹堡大学《CTEinNFLSpecialReport》中CTE患者脑样本(白色附着物为沉积蛋白) 今年三月,四名年轻的NFL球员放弃了高额薪水,宣布离开NFL赛场。来自旧金山49人队的内线卫球员——克里斯·博兰德(ChrisBorland),年仅24岁,创造了NFL最年轻退役球员记录,他在本赛季总共参加了14场比赛,8场首发登场,总计完成次擒抱。然而脑震荡的困扰使得他不得不提前离开赛场,出于同样的原因,年效力于布法罗比尔队(BuffaloBills)的凯文·科尔博(KevinKolb)也于30岁宣布退役。在他的一份声明中,科尔博描述了自己在经历四次脑震荡后仍然在生活中承受的负面影响:“每天每秒,我的耳鸣都像有人朝我耳朵开枪一样,一直都没有消失。“ 联盟虽然一直在尝试补偿因球员,年联邦法院也宣布判决取消了联盟关于上千名球员7.65亿美金的赔偿上限(年NFL总利润9.5亿元),但是脑震荡仍然梦魇一般折磨着运动员们,只要比赛还在继续,就会有人倒下。今年圣诞档即将上线的《Concussion》(脑震荡)正是通过一个调查人员(威尔-史密斯饰)的视角记录这一问题,讽刺的是,这一部电影的预告片广告被搬上了NFL赛场的大屏幕。 很显然调查和行动已经已经在帮助球员摆脱脑震荡的苦恼了,那么真的有效吗?人们会因为脑震荡给球员的损伤而抵制NFL吗?NFL会通过更改规则来保护球员吗?我们当然会想当然,只是再多的压力在庞大诱人的利润和冷冰冰的市场调查面前显得那么”无力“。尼尔森调查显示今年的”感恩节大战“卡罗莱纳黑豹vs达拉斯牛仔,再一次刷新了收看记录——万人观看了这场比赛,同比去年费城老鹰对达拉斯的观战人数上升2个百分点,11月16日NBC电视台的”SundayNightFootball“更是刷新了黄金档收视率,将记录一夜提升了10%,人们在社交媒体Twitter上发布分享的即时信息NFL相关率高达16%。难道球迷们不知道他们所看的比赛正在给球员们带来巨大的伤痛困扰吗?人们反复回放着比赛的Highlights(精彩时刻)——不消说,大部分都是球员激烈的对抗和碰撞或是精彩的扑杀擒摔。 但是每当两名球员在赛场上激烈碰撞时,根据大量的研究表明,收到”虐待“(人们经常所说的”被虐“masochism)一方将会有极高风险患上心理疾病乃至早逝,我们永远无法忘记00年奥运会卡特的”死亡之扣“直接导致法国中锋维斯退役,这件事情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不难想象在橄榄球比赛中备受”羞辱“的球员需要面临多大的心理压力和创伤。 球员们已经意识到了脑震荡的危害,正如我们提到那几位球员选择了退役,但是更多的人还是留在了赛场上,老鹰队的Jenkins就是其中之一,在经历了数次非常严重的脑部创伤之后,他一度产生了退役的念头。”我确实有过很多次这样的打算,但是当我的症状缓解了之后,我还是回来了,我还是我“。 相较于NFL职业球员,NCAAF的学生运动员同样苦恼于脑部损伤,也因如此,更多的父母不在鼓励乃至支持自己的孩子参加橄榄球运动了,根据彭博政策分析社的调查50%的美国家长不希望他们的孩子参加橄榄球运动,而在受教育程度稍高的富裕阶层,这项比率高达62%。 回到我们之前的问题,既然如此,球迷们在看到激烈的对抗时为什么不会发出惊恐的呼叫,而是报以热烈的欢呼和哄声?一篇年发表在《弗吉尼亚季度评论》的文章——《体育运动的去人性化》(TheDehunmanizationOfSports)很好的回答了这一个问题:在古代,尤其古希腊时期的运动员,他们代表的是某一特定社会的人性观会和宗教伦理。而现代运动,尤其是橄榄球运动,在历经工业化之后,球员们被加工成了一种表演产品,桎梏与僵化的表演体制内——成为了上千的无需思考的”僵尸“。我们不是在为伟大的球员们喝彩欢呼,我们欢呼的是僵尸,失血性的反人性(兽性)。一个僵尸受伤倒下了,不要紧,因为后面会有好多僵尸补上来。 我们暂且跳出橄榄球,体育比赛的精彩之处便是他如同文学作品一般所制造出的”戏剧性冲突的集中呈现“,这种”戏剧性冲突“很少发生在我们的真实生活内,因此当这种冲突集中爆发,我们的情感能量短时间内迅速被调动——人们感到兴奋,疯狂的呼喊,脱去上衣,为每一分冲突(他可能是赛场暴力、激烈对抗、争议判罚)而起哄、喝彩、谩骂甚至拳脚相加。这种情感能量的释放所带来的愉悦体验已经超乎了比赛本身,即使自己所支持的球队失利了,球迷往往也是满足的,他会咒骂,甚至引发球迷暴力,但无论如何,他的情感能量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现代体育的比赛机制决定了体育比赛(表演)某种程度的”反人类性“,人们通过制定规则并诱导运动员在规则内爆发冲突,产生戏剧性。 联盟制定的规则使这种”反人类性“进一步被强化了——NFL禁止球员穿着”奇装异服“,所有球员必须身着统治比赛队服,袜子的颜色都要统一规定,是不是听起来很耳熟,在我们之前的文章《一口气读完NBA史》中曾经为大家介绍过,NBA早期也是有球员着装规定的——只是后来被”飞人“乔丹和”土豪“耐克公司联手打破了。联盟颁布规定的初衷是防止选手在比赛过程中因为个人装饰品的干扰产生过多的非受迫性失误,然而这项规定却也带来球员在赛场上的低辨识度,所以我们不会担心他们受伤——因为他们很难辨认,谁能在球员拿到球被撞飞的一瞬间马上认出他是几号,又是谁,数十年的老球迷或是专业解说可能做到。正如NFL球员工会Steve所言”大家不会关心球员受伤,除非那个人是你的儿子,还带上了你给他缝的圣诞帽子。“球员在赛场上的低辨识度导致球迷对球员受伤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