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表白教师节#

微粒半径的比较:

1.判断的依据电子层数:相同条件下,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

核电荷数:相同条件下,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条件下,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1.具体规律:1、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稀有气体除外)

如:NaMgAlSiPSCl.

2、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如:LiNaKRbCs

3、同主族元素的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如:F--Cl--Br--I--

4、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如:F-Na+Mg2+Al3+

5、同一元素不同价态的微粒半径,价态越高离子半径越小。如FeFe2+Fe3+

各种“水”汇集

1.纯净物:重水D2O;超重水T2O;蒸馏水H2O;双氧水H2O2;水银Hg;水晶SiO2。

2.混合物:氨水(分子:NH3、H2O、NH3·H2O;离子:NH4+、OH ̄、H+)

氯水(分子:Cl2、H2O、HClO;离子:H+、Cl ̄、ClO ̄、OH ̄)苏打水(Na2CO3的溶液)

生理盐水(0.9%的NaCl溶液)水玻璃(Na2SiO3水溶液)

水泥(2CaO·SiO2、3CaO·SiO2、3CaO·Al2O3)卤水(MgCl2、NaCl及少量MgSO4)

王水(由浓HNO3和浓盐酸以1∶3的体积比配制成的混合物)

具有漂白作用的物质

其中能氧化指示剂而使指示剂褪色的主要有Cl2(HClO)和浓HNO3及Na2O2

各种“气”汇集

1.无机的:爆鸣气(H2与O2);水煤气或煤气(CO与H2);碳酸气(CO2)

2.有机的:天然气(又叫沼气、坑气,主要成分为CH4)

液化石油气(以丙烷、丁烷为主)裂解气(以CH2=CH2为主)焦炉气(H2、CH4等)

电石气(CH≡CH,常含有H2S、PH3等)

滴加顺序不同,现象不同

1.AgNO3与NH3·H2O:

AgNO3向NH3·H2O中滴加——开始无白色沉淀,后产生白色沉淀

  NH3·H2O向AgNO3中滴加——开始有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消失

2.NaOH与AlCl3:

NaOH向AlCl3中滴加——开始有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消失

AlCl3向NaOH中滴加——开始无白色沉淀,后产生白色沉淀

3.HCl与NaAlO2:

HCl向NaAlO2中滴加——开始有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消失

NaAlO2向HCl中滴加——开始无白色沉淀,后产生白色沉淀

4.Na2CO3与盐酸:

Na2CO3向盐酸中滴加——开始有气泡,后不产生气泡

盐酸向Na2CO3中滴加——开始无气泡,后产生气泡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kjmd.com/zzyfl/1707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