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统宇宙的力学纽带 《道德经》和太极哲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瑰宝的两棵璀璨明珠,全世界哲学素养最高的德国,《老子》几乎每家一册!其哲学与科学内涵的深度与广度涉及当今各个学科。《炁母论》从中破译了一些重要的理工科内涵,并用现代科学语言加以阐述,同时按照科学规范进行了翔实证明,以利于当代人理解和接受。老子四定律和太极四定律是解读古老学说物理内涵的一部分,“无为全息定律”是老子第一定律。“全息”是西方科学家发现的宇宙性能,涵盖了整体宇宙万事万物;“道恒无为而无不为”,是万物之间内在相连的力学纽带。 东方传统文化虽无全息这个词儿,实际上却早已把全息性能渗透到各种学说理论中去了。天人合一整体宇宙观已经在多方位的传统哲学科学中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出来,古老宇宙论、社会学、军事学、中医学、文学艺术等等文化成果都贯穿着全息观念。西方科学家发现了宇宙这一特殊性能,却由于先入为主的庞大科学体系早已形成了分割研究的线性思维模式,因而对刚刚认知不久的全息性能未能深入进行探讨。百年来几乎轰动了整个20世纪的尖端科学理论之所以出现停滞不前的尴尬局面,主要原因是忽略了宇宙固有的全息性能。 世界科学权威几乎都要建立一种统摄全宇宙的理论皇冠: 1、爱因斯坦后半生一直想找出一种方式把已知的四大宇宙力统一起来以解释整个宇宙,但为何未能实现?是线性思维局限了自己智慧的头脑。殊不知四大宇宙力只不过是粒态宇宙力学体系中的一部分力学因子,而粒态宇宙只占多层次宇宙的一个层次,这一局部宇宙的少部分力学因子即使用某种方式统一起来也解释不了整体宇宙。 2、霍金著名的“时间简史”试图建立统一宇宙理论,当最后发现始终存在无法自圆其说的漏洞,便在年坦诚地公开放弃了它。伟哉霍金!真君子大丈夫!比那知错不改的小人胜强百倍! 3、“大爆炸宇宙学”非经一人之手,是由各国很多科学家添砖加瓦逐步砌成的,到20世纪中叶由美籍俄国科学家命名。群策群力,应该是完善的,但事实上始终无法自圆其说。拿有限的局部计算去概括整体宇宙如同瞎子摸象,怎么也代替不了整体宇宙“大象”。 4、稍后出现的试图统一宇宙的“弦论”,解释了一些老难题。许多科学家怀着希望多次参与了世界性的研讨,结果至今也未能定论,一些科学名人坦言此理论还存在不少无法自圆其说之处。 引力也不是“万有”,而只是有质量的粒态物固有的力学因子,仅能作用于有质量物质,对充满宇宙更广阔的无质量炁态物基本没什么作用,所以引力同样不能统一宇宙。况且,星球引力大小随距离的增加而存在着跃变阶梯,每一个跃变阶梯的引力值差甚大,跃变一两个阶梯之外其引力值即小得可以忽略不计了,所以整个宇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引力公式就能解决全部问题。比如地球,它的有效引力圈只是不大的距离,超出这个引力范围就突然降下一个引力阶梯再往外就是所谓不受地球引力制约的太空了,实际那个引力阶梯不是没有而是很小。地球引力如果与外向飞出地球的物质离心力平衡,该物体就会成为地球的卫星。地球引力圈以外的太空过了一个引力阶梯再外延到更大距离又会下降一个阶梯,引力就小到几无察觉了。 引力本是炁态物频谱下移越过光谱临界化成粒态物的变格之力,与变格前的属性大不相同;强核力又是宏观大尺度粒态物质引力转换到微观小尺度的变格之力小一个层次;电磁力也同样是炁态物频谱下移化成粒态物成为与质量相关的变格之力。这些炁态物与粒态物的不同层次之力,从整体宇宙看皆是频谱下移行程中遵循宇宙“塌缩力”变格的不同梯级,既有不同又内在关联。炁态物是能量开放状态,力学属性皆有全息性能,频谱越高全息性能越好;粒态物是能量闭合状态,原有的全息性能皆被封禁在球团里潜藏了.炁态物频谱越高能量越大;粒态物质量越大存储能量也越大. 二、全息性能的客观存在 《炁母论》对于空间的定义是,宇宙根本不存在一无所有的绝对空间,所谓空间实质是具有开放式能量的高频炁态物本体,空间就是炁态宇宙,没有炁态物就没有空间。 引力虽为长程力,但实际对遥远星球基本不起什么作用,真正操控无限星球星系的“万有”能力存在于浩瀚炁态物之中,炁态宇宙有它自身特色的各种力学因子,炁态物频谱的每一级都有不同的力学属性,随着频谱下移规律而有序变换着,直到下移频谱塌缩跨过了光谱临界化成有质量的粒态物质,那力学属性就变换成引力等人们知道的各种力了。东方古贤说“聚则成形,散则成气”,就是指炁态物与粒态物跨越光谱临界互相转化的情景。物态变了,其力学属性也随着变,四大宇宙力是由无穷炁态物多种未知力随同炁与粒的物质转化而变换来的。虽然变成粒态物封闭了全息性能,但仍有粒态物质微观世界粒子间隙中的极高频谱炁态物衍化的各种场与外界大宇宙炁态背景场息息相通,并没有完全隔绝。 新一代基础科学理论和未来的各学科探索,该是将宇宙本来就有的全息性能提到前台的时候了。这里简单以中医和西医的不同医学理论和临床案例来看一看全息能力的客观实在性,只探讨二者是否有全息特征这方面的区别。医疗实例: 1、年我在北戴河疗养期间,有一次在蔡各庄一位老友家住了几天,一天晚间当地村民李境达带9岁的小女儿来找我看牙痛。我懂医但不是医生,他是听老友说的。据介绍牙痛半年了,很顽固,非虫牙也无炎症,西医说只能拔掉而孩子哭闹着不拔。多亏没拔掉,避免了中年以后掉牙早。这是俗话说的“火牙”,急性人易犯此病。让孩子稳下神来之后,点了几个相应的穴进行全身经络调整,使其身体各部位各系统产生全息感应,然后点手穴。约三四分钟,不痛了,而且多年跟踪一直没有重犯过。这是中医整体气(炁)血调整的优势,西医是做不到的。当然,如果碰掉了牙,西医就显出特长了。 2、本人自身一例比较典型,不避嫌疑实事求是地简述一下。年7月一次严重车祸使我昏死50多个小时,第三天下午醒来后才知医院病床上。刚醒来我的脑袋里如同斧砍一样剧痛,就让身边的二弟到病房外客厅拦客半小时,待我做功调整后再进来,二弟知道本家内功习惯。我以为骨骼也伤了,没敢动,就收神内运气血慢慢调整,一两分钟体内温热流动,渐有舒服感,脑内热量偏高一些,好象咝咝有声,如同气流绵绵冲涮一样开始逐渐清爽除痛,约十分钟左右,忽地一下子全清爽不痛了!功力作用也是从量变到质变但十分钟左右就这么利索,我自己也没料到。半个小时收功后请来医生,当我问明没伤骨骼心里有了底,再问医生还有什么,医生说最轻得留下脑震荡后遗症,不能工作了,只能慢慢养护,眼下注意伤处消炎之外再没什么了。我一听没别的了,就让二弟办理出院。医生不让,说至少还得两三个月,有医生的护理才能逐渐稳定下来,不然回去恶化就不好办了。医院也有传统内调项目行家一说就懂,所以经我说明情况就允许我出院了,后来不久即康复。 本人经历两次严重车祸,第二次是年秋从皮口到瓦房店市中途翻车,我是老年人中的重伤号,左耳内出血,耳外缝了三针,医院也说至少得三个月治疗。我运内功配合治疗,四天后要求出院,医生甚觉奇怪,不答应我走;车主也说“是保险公司管医疗费,你住多久都行,好利索了再走”等好心话,并告诫说“走后再回来人家可就不管了”,待我详细说明之后他们才答应我出院。只拿了三盒跌打损伤的中药丸就在人们的奇异眼光中走了……回家后配合中药进行全息控力内调,体内微观世界自动“整容”,且因气血周流通畅营养补充良好,药没吃完就康复了。 知情的老熟人曾调侃说:“你这两次车祸白白给国家省了几十万医疗费,没人说你好!”我自感良心上对得起国家,情绪甚好,这对内调病体康复大为有利彼失此得,彼得此失,得失是辩证存在的,绝不会属“烧火棍一头热”。不要忘了,人的良性心态和恶性心态的全息功用对自家身体影响是同性同步,潜移默化不为人知但它是客观事实,也就是不同心态的生命全息能对自身皆有相应的全息功用。 上面所谈效果对不了解此方法之人是有点神奇,但对通晓中华传统医疗的中医界、武术界或遍布世界的儒家后代则是小事一桩,平常得很,因为他们的全息内功养身是家常便饭,虽然过去不知全息这个词。这里之所以拿本身案例说明调运生物全息能的实际功效,是因为自家直接感受的东西准确无误。 3、有一种现象几乎是人人皆知的:小孩子们尤其是男孩子常常在玩耍过程中一不小心把哪儿碰破了,出一点血不严重,待一会儿凝住血又继续玩他的,未经治疗过几天就自动痊愈。小孩子嘛,皮皮拉拉的,谁也没把这当回事。 可是身体内部怎么就能自动修复呢?从微观世界去仔细分析一下,碰破了一块皮出血了,发炎了,那细菌病毒是怎么杀死的?那腐烂的东西是如何拆除运走的?那块坏掉的皮肤是用什么搭建编织上的?那微观世界的建筑工程复杂得难以形容,简单地用西医学“免疫力”或生物学“再生能力”这等含糊之词就能解释吗?从物质运作变化的物理学角度和生物动力学角度去追索其中之理应当是世界基础理论的的重大课题,绝不是单纯的医学之事。 干细胞这个庞大群体都是由那第一个胚胎细胞分裂繁殖来的,当它们达到一定数量就开始分道扬镳向各个方向特化,直到最后组建成一个四肢百骸五脏六腑齐全的大生命体。那第一个小小胚胎细胞核里面按阴阳八卦方位缠绕而成的球形生命密码长链究竟蕴含了何等样的全息生命工程信息?那里的工程信息“蓝图”好似由超级信息产业“工程师”事先设计好了的,按既定密码程序先期组建一批干细胞,然后再转动密码“机关”进入下一道“工序”,一步步一层层地分别向各个方向特化……那密码若无全息能量和既定信息,没有“总工程师”和超级“施工员”的指挥,怎么能把无序的自然物质的粒子群有序地堆砌成无限复杂而又有模有样的美小姐? 这里庄重申明,本文所说的全息控力对人体健身、防病祛病的功用不是包治百病的神,它是因人而异、大小不等的只有一定疗效范围的自愈方法,不能取代正常的中西医作用。本文只是用多种实例证明人体潜在的全息控力的客观存在及其应有的功用。 4、全息控力的潜在功用,表现在西医对患者的态度上也可见其踪影。如医生和患者家属对危重病人大都隐瞒真相,为什么?因为大家从经验中知道病人如果得知实情很容易出现心理崩溃而导致加速死亡。至于为什么会这样,人的心理状态能影响身体产生某种程度的同步变化,其中的突变机理一直没有人去深入追究。 5、近些年来世界生物工程的多种“克隆”动物成功,也无可置疑地有力证明了生物全息性能的客观存在。这说明,没有一个完整生物体的内在全息关系,是决不会克隆出新生命的。 三、全息同构特征 当世纪之交多国联合向以前被忽略的生命内部加深探索的时代,许多科学家都认识到人体是个小宇宙、巨系统,这个系统的所有奥秘和整个大宇宙奥秘是紧密相连的。现在从生物全息能这里抬头放眼整体大宇宙,看是不是同样有全息能在牵连着多层次宇宙万物。 世界科学成果已经向我们展示了宇宙物质多种多样的螺旋同构特征,无论是宏观宇宙还是微观世界,其万物的组合形式皆是本体结构螺旋,自身转动螺旋,运行路线螺旋,物质能量交换螺旋……无一不呈螺旋姿态。单体构成如此,群体构成亦同样如此,这是世界科学家观察宇宙所知的一个普遍现象。 宇宙万物的集团结构模式除了过渡性的爆发之外,凡暂处阴阳平衡的相对稳定物体,比如宏观星系或微观粒子,毫不例外地都是这种阴阳螺旋结构形式。地球上,人们常见的旋风、飓风、水中大大小小的旋窝等等,螺旋式随处可见,司空见惯。 自然界如此,生物界也同样,动物或植物皆是螺旋结构体,其各种动态形式皆是太极力学曲线,西方科学界称此现象为“生命曲线”。有心者可随便去观察生物界的奇妙情景,飞蛾扑火不是直线扑来而是沿一条螺旋曲线朴到火点上的人的手指上有“斗”或“簸箕”,头顶上有“旋儿”……所有这些,人们早已熟知,为什么会这样?宇宙的全息性能是唯一因素。 四、阴阳全息隧道 从宇宙频谱回旋图中可以看出,阴极炁母和阳极中谱两个顶端相距最遥远,仿佛无法接近。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还有“时空隧道”相通,如[图7]。图中S曲线代表时空隧道,好比阴阳两极的“热线”。这种热线是炁母与任何宇宙维层万物皆有的全息性“时空隧道”,不受临界隔阻,用S辐射线示意,如[图8] 炁母是宇宙全息万能之“水”,充满宇宙无处不有,包括万物体内外。万物皆是炁母的多层次子孙,当然都有炁母的“遗传基因”所以与炁母都有内在融融的全息关系。万物的自身频谱梯级越低,其全息性能也越差,换句话说,频谱塌缩得越紧密屏蔽全息性能就越厉害。由于各层次万物的有形之体对全息性能的屏蔽程度不同,因此与炁母的时空隧道也有宽窄之别。炁态物皆有全息性能,频谱梯级越高,时空全息隧道就越宽。 人体除了极少出现的超觉或第六感之外,都是凭借表面的五官来分别获取信息没有全息职能;许多动物具备一些超感超觉之类的全息能力,也是有限的。人类科学越发达,依赖外在工具探测宇宙方法越多,生命自身原有的全息性能就退化得越厉害,也就是天人合一的自控“时空隧道”越狭窄。说阴阳两极相距最遥远,不是指路程而是指粒态旋聚体的屏蔽作用最大。粒子把荷载的那部分炁母能力紧紧地缠聚在一个个小球团里,又群聚成中球团大球团(微粒、物体、星球等),层层包裹,闭关自守,阻隔了与炁母的全息隧道。 炁态物是开放型能量态,频谱越高全息性能越好,越接近炁母,频率与全息性能大小是正比关系。粒态物质的大小球团既然禁固了能量,全息性能也被屏蔽那么它们与炁母之间的全息热线是什么?自然物和生命物各有不同类型的 1、自然物(包括生命物的躯体)始终按律运行,这个“律”就是炁母化生的宇宙规律。两大规律充满宇宙无处不在,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宇宙自然法则,即老子所说的“道法自然”。两大规律是炁母全息能的一种属性,是炁母与万物直接维系的纽带,具有力学属性。两大母规律和无数的子规律布满宇宙,每时每刻都在对万物行使着“无为而无不为”的调控“职责”。 2、生命物除了遵循自然规律运行(躯体本身是自然物)之外,还有生命物特有的活变自控能力使自身有一定的自由运动方式,这是不同于自然物的生命内在全息能的外在化表现。内在全息能藏于深层意识之中,是生命物与炁母之间的“全息信使”。 生物意识炁旋物的频谱极高,全息性能同样高,在人体里是思维控力的能源,也是智慧信息库,与炁母之间的“隧道”甚宽。高智能之人常常能够进入冥冥态唤发深层意识做功,接通宇宙全息能,瞬间开悟创造奇迹。科学家、作家、艺术家凝神苦思之中的灵感、顿悟,都是全息活变隧道(热线)的功用。玄妙的“时空隧道”是沟通阴阳宇宙之门,是炁母与多层次万物内在相连的“热线”相对而言,自然物是遵循自然规律热线在必然王国里运行;生命物是依照自控活变热线在自由王国里驰骋。 阴阳互根定律——老子第二定律新世纪的理论物理,涉及百科的基础理论如果总是抱住单性物质观点,不从宇宙万物的物质组合规律——阴阳双性物质互根共存的实际状态来研究,就会钻牛角尖儿。科学已经发现了宇宙暗能量,可喜可贺,不过必须改变那种仍然试图用单性物质思路的方法,换一个全新的视角切入进去方能打开那双性物质组合之门,以破解宇宙物质演化之谜。 阴阳,是个古老学术概念,贯穿在东方文化各个领域,古今数千年,政治、军事、医学、文学……无不讲阴阳。阴阳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从感性上看,是物质,科学名词;从理性上说,是规律,哲学术语。宇宙间万事万物,不论大小都有阴阳两性,没有纯阴之物没有纯阳之体,“孤阴不生,孤阳不长”,阴阳互根虽然从外观上看,万物皆有阳性群体和阴性群体,即人们口头上所说的男女、雌雄、公母,或者物质电性磁性上的正负等等,但也只是相对而言。从每一物的个体内在看,仍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是阴阳相对平衡的合一体。正因为有这个特点,许多物种的阴阳两性之间存在互相转化现象。 宇宙万物的层次是无限的,阴阳层次也是无限的。阴阳是炁母的内在本性特征之一,所以它所化生的子孙万物也皆有阴阳两性特征,又由于万物始终在连续运动之中频繁转化,其阴阳关系也就不是固定不变的。万物皆是阴阳对应合一体,互为存在,互为根据,缺了一方则另一方也不存在,这是万物的辩证存在规律,一个定律,无论宏观或微观,无一例外。 世界上有些科学家所说的“正物质”和“反物质”,意思好象是把我们科学已知的粒态物质定义为“正”的,并试图去宇宙的另一个地方找“反”物质,这种猜想是不成立的,钻了牛角尖,违背了客观存在的阴阳互根定律。殊不知“阴阳”即是“正反”,阴阳相依正反相成,万物皆是如此。有正必有反,有反必有正,还要节外生枝找什么“反物质”,既不合乎事实也不合乎逻辑。宇宙万物包括自然物和生命物两大类,纷繁错落复杂多变,要想探明其中玄机,必须找到它们的普遍存在的运动规律和转化组合特征。 一、物质性 首先阴阳是体现在物质上的,从整体宇宙看,物质总分三大类也就是宇宙频谱回旋图上演绎的宇宙三层次物质: 1、可见的粒态结构体是有质有形的实体物; 2、不可见的炁态能量是无质有形的虚体物; 3、不可见的无态炁母是无质无形的全息物。 三大类物质有载然不同的本性特征,但在大宇宙万事万物运化行程中却一直是水乳交融,从未分离过。它们互相依存,相生相克,互相转化,表演着错综复杂奇彩纷繁的宇宙连续剧。由于它们既有密不可分的内在关系又有明显的不同性质,为了区分它们,便于阐释它们多层次多物态的变化规律,东方古贤遂以“阴阳”二字名之,并创造了宇宙全息演化公式:阴阳八卦太极图。 阴阳一词可区分事物的不同性质,包含正反、正负、虚实、男女、公母、明暗等所有对应词义,在古典哲学著作和中医学说中普遍应用。那些“正反”等多种不同含义的对应词汇在现代日常用语中一般不能混用,只能用于某种特定事物难于表达宇宙全息之貌;而阴阳一词却能代替所有的对应词汇来恰当地表达整体宇宙或某个具体事物的外在特征和内在性质。内蕴阴阳二性是炁母的本性特征之一,有阴阳即有互动,互动即生频谱,频谱从无到有,由极高到极低不断下移,演绎出多层次宇宙无限梯级频谱物象和能力特征。频谱为何下移呢?人们知道,万物凡运动必然要消耗(耗散)能量,没有不耗散能量的运动之物,而耗散能量则频谱频率即要下降同时波长亦要拉长,运动不止则下降拉长亦不止所以频谱下移就是必然趋势了。 频谱回旋图表明,频谱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其间经过无数梯级无数层次的阴阳转化。在数不清的阴阳转化过程中,不但有三大类型物质的相关演变,还有万物的两大分支即自然物和生命物的相关演变。一个自然物,粒子组合体,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物,但无数粒子之间的空隙并不是绝对“空”而是充满了高频炁态物. 已知的四大宇宙力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比如引力波也是很高的超光谱炁态物)阴柔之物,但这些无影的炁态软件物却始终左右着粒态硬件物的运行与演化。这些力的功用在哪儿,都是在渺渺茫茫的“空隙”里施展的,不同的宇宙力存在于不同领域的空隙之中。万物演变关系无论怎样错综复杂,此生彼灭此灭彼生,却总有阴阳二性物质相依相随从未孤单过。阴阳物质始终处于对应合一的辨证关系之中,不管怎样变换也会有阴阳对儿。这种互相对应的阴阳物质不是第一性第二性的关系而是平等的并列的相对独立的东西,由太极力学曲线将它们系于一体,如同太极图表达的那样。也就是说,阴阳二性之物相对平衡于一体才能成物,这是普遍规律,无一例外。 二、怎样分阴阳 阴阳是活泛词,万事万物的阴阳关系十分复杂,随着万物的演化而变动,这给分辨阴阳关系带来了困难,不过还有规律可循。 ⒈虚实分阴阳。万事万物虚虚实实,错落纷繁,此时为虚,彼时为实,此处为实,彼处为虚……虚实是人们习惯上的用语,表明相对应的事物关系对比,实为阳,虚为阴。从物质上看,人们认为自己生活在一个实在的世界,看得见,不知道自身体内外或其它自然物体内外还伴随着一个神秘虚渺看不见的暗宇宙;从事物上看,一个军事秘密,对外界来说是不可知的,为虚,属阴;对内则是可知的真实事物,为实,属阳。这类例子俯拾皆是。 ⒉动静分阴阳。万物都在演变着,任何个体包括自然物和生命物都内含一定能力。能和力本是一体,静则为能,属阴;动则成力,属阳.没有哪一物之“能”不会转化为“力”的;也没有哪种“力”不是由“能”转化而来的。原子弹爆发之前,其内含能力是静态阴性的,称为原子能;爆炸之后释放出巨大破坏力,就是动态阳性的了。阴性之“能”本是无法度量的,必须通过显现的“力”的做功结果才能计算出大小。当然,现代科学已经能事先知道一颗核弹或一座核电站反应堆的能量有多少,但那是在以前核实验结果中计算过了的。 没有科学实验,人类永远也不会知道一块铀所含的能量。这是万物的内在能力还有万物相互之间的作用,外在能力和内在能力交织起来,在不断的动、静交变中演示出千变万化的阴阳之象。 ⒊明暗分阴阳。粒态世界实体万物,自体发光为阳,比如太阳、灯火等;不发光的为阴,比如行星、石头……任何事物都有明与暗这种阴阳对儿,比如科学、技术、工业产品以及商业流通等许多领域,公开竞争背后兼有新技术情报或商业秘密或暗箱策划以及各种信息情报等等的保密和窃取的暗斗……所有这些明争暗斗都是相生相克,相比较而存在,相竞争而发展的螺旋演进着的阴阳对儿。 ⒋时令分阴阳。以年分,上半年为阳(冬至到夏至),下半年为阴(夏至到冬至);以月分,上半月为阳,下半月为阴;以日分,上半日为阳(半夜子时到日间午时),下半日为阴(日间午时到半夜子时)。无穷的炁态空域中不同时令的各种阴阳气流(炁流)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其沉浮升降却始终左右着自然界的变化和生命物的生活节律。这里举个简单的生物例子大家去体验或观察一下,以人体来说,男性为阳女性为阴,小男孩下半夜到上午容易阳举,尤其是早晨,成年人也是这个规律。夫妻交合兴致也有时令差别,女性喜欢在下午或上半夜,男性喜欢在上午或下半夜。当然在男女青春旺盛时期这种差别较小,一般不容易引起注意,但到中年以后大家只要注意一下就会发现这种差别。阴性宇宙炁态物一直在制约着阳性宇宙粒态物的性能变化,尽管这种情形是潜移默化的不为人注意的规律。 ⒌两极分阴阳。宇宙频谱回旋图展示的宇宙物质有两极,D0级物质为阳,O0级炁母为阴;地球有两极,南极为阳,北极为阴;电性有两极,正极为阳,负极为阴;人体内的胴体上下两端是两极,头上顶轮百会穴为阳,胯下海底轮会阴穴为阴;一棵树的地上部分为阳、地下部分为阴,地上部分向阳面为阳、背阴面为阴……总之,区分阴阳的对应关系是多层次多角度的,灵活多变不能生搬硬套,因为万事万物总是不断地在相对变化着。 分阴阳的方式不只这五种,其他就不一一叙述了,总之凡是对应关系必有阴阳存在。 三、阴阳不二 “有不定有,空不定空,空有不二,是为中道”。有,当视为可见的粒态物;空,当视为看不见的炁态物;阴阳两性合而为一是为不二的阴阳平衡之物。这是一层意思,另一层意思是太极力学曲线永远介于阴阳两物之间,是阴阳两性物合为一体的力学纽带,如太极图中间的S形曲线表达的那样。太极力学曲线和已知力不同,已知力皆是直线不遇外力不变向,太极力学曲线则处处是曲,永远介于阴阳二物之间。阴阳二物组合是互为根据成一体,这是万物的生化定律。 阴阳二物的运动速度大不一样,粒态物运动速度在光速以下;炁态物运动速度在光速以上,频谱下移到光速临界就化成波粒二象物光子了。光子介于阴性炁态物和阳性粒态物之间,是阴阳不二物质,临界状态的物质,这是对外;对内来说则是半阴半阳的过渡状态之物,既有粒子特征又有炁态特征。光频谱再下移就会化成初级微粒子群,然后经过“粒子阶梯”进入粒态物的演化行程。 人体是身躯粒态物和经络炁态物阴阳二性的完美合一体,而外观上看却是个囫囵一体的阴阳不二之物。身体粒态物运动速度是正常速度,光速以下;而思维炁态物运动的速度则是超光速的。 看不见但人人皆知的所谓宇宙规律,统摄全部宇宙万物包括自然物和生命物,无一例外,万物尽皆按律运行。这规律,充满宇宙无处不在,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自然法则,即老子所说的“道法自然”。但这奇妙的宇宙规律不是单一而是两个:涉及自然物的是自然规范律,涉及生命物的是自控活变律。两大规律交融一体是炁母的本性特征之一,是炁母与万物直接维系的无形纽带具有实在的力学属性。宇宙总规律即母规律,和无数的子规律布满宇宙,每时每刻都在对万物行使着“无为而无不为”的调控“职责”。自然物始终按律运行,没有灵活性;生命物除了按律运行之外还有生命物特有的活变调谐能力,可使自身有一定的自由运动方式,这是不同于自然物的生命内在全息能的外在化表现。 四、阴阳变换 阴阳二性的互根对应合一是无限层次不论大小每一物的特征,但万事万物的阴阳关系并不是固定的,而是在纷纭复杂的回旋变化行程中不是阴长阳消就是阳长阴消。频谱下移不管回旋到哪一个层次显现的物象,都是阴阳二性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相对平衡状态;消长到超越了平衡极限就会发生阴阳转化,变成另一种阴阳物质形态和互根对应关系。阴极生阳,对阴是个否定;阳极返阴,对阳又是个否定……每一个大螺旋就是一个大否定之否定,每一个小螺旋就是一个小否定之否定。阴阳转化,物质形态和性能变了,但负阴抱阳的形式不变,仍然是阴在外阳居中。 阴阳互为根据常在,但互根的位置和关系变化是无限量的。整个宇宙万物演化大势都是在这种大小螺旋规律中运转变换,频谱下移的无数阶梯,每一个阶梯都是一次阴阳转化,所以频谱大回旋行程说不清经过了多少个否定之否定。自然物如此,生命物也如此。 生命的物种延续,传宗接代,是在连续的阴阳消长中进行的。一个新生婴儿诞生了,否定了父母,肯定了新人;父母生育了子女,又否了自身,肯定了后代。又如植物种子发芽长成新株,否定了种子自身而肯定了新株;新株开花结实,又否定了新株自身而肯定了后代种子…… 社会事物也同样是连续阴阳消长,以新代旧,在否定之否定中演进。人类文化的进步、政权的更迭、科学的腾飞、企业的发展……都遵循这个规律,无一例外。以中为度的阴阳平衡是相对的,有限的;不平衡是绝对的,无限的,宇宙间没有不变的事物。 负阴抱阳定律——老子第三定律老子所论“万物负阴而抱阳”,是哲学规律也是物理定律。 一、阴阳物质 阴阳物质即是两性物质,宇宙万物从宏观到微观无不是两性物质的对应合一体无一例外。“孤阴不生,孤阳不长”,是说没有阴阳两性就没有万物的组合与存在。本文用阴阳而不用正负这类现代词汇是因为宇宙的存在是科学的更是哲学的,单独用科学之法而摒弃哲学整体规律的辨析是无法全面认识宇宙和任一万物个体的物质组合内涵和运动规律的。阴阳,有深厚的哲学科学融为一体的学术生命力,激活和应用沉睡了很久的东方古学词汇和天人合一整体宇宙观是解决当今尖端科学理论困境的开门“钥匙”。 宇宙本是全息的,生物也是全息的,虽然世界科学论坛还没有专门为此正名的科学理论出世,但科学界对此并不陌生。科学家在多种实践中无意间发现了宇宙的全息性能,并在克隆动物的成功喜悦中又可重复性地证实了生物的全息本性,可是为何至今未能出现成型的全息物理学理论呢?是因为现代“粒子物理学”属于狭义物理学性质,还没有升华到“炁母物理学”的广义物质观阶段。何为广义物理学?就是总观宇宙万物组合的多层次阴阳对应合一规律,我们科学认识的物质范畴只是其中粒态物质层次的一部分,还有与粒态物形影不离的炁态物“半边天”未能纳入科学认知的范围。相对于粒态物,炁态物有截然不同的本性特征和力学属性,粒态物质的一切变化都是在炁态物的能量场中进行的。疏漏了炁态物这半边天,尖端科学理论就局限了自身而无法向宇宙物理和生物物理的深度和广度进军。 新提出的炁态物虽然尚属科学的未知,但古老哲学(是哲学科学合而为一的全息学说性质)却早已提出这种基础物理和实用物理理论了。《炁母论》中论证的两种新型炁物质和一种新型宇宙力“太极控力”都是从《道德经》和太极哲学中挖掘出来的物理学范畴的东西;数百年来千百种《道德经》注释大多是说社会学、人文学、治国安邦或行为准则等方面的内容,很少注意到它的丰富而深沉的广博物理内涵。时至今日,由于古老学说的有论无证特点(科学要求的理论必须有立论、证明、推理……结论等规范程序,古时哪有这种事)和古今差异太大的语言隔阂,在不容易弄懂其理论精华的情况下很可能有被撂荒憋死而失传的危险。古代没有现代科学的先进手段,其理论内核为何能达到那么深奥的物理层次?现在还是个谜。 总体宇宙三大层次物质的全息性能不同,粒态物质是能量封闭状态,因而没有全息性能;炁态物是能量开放状态,因而有全息性能,频谱越高全息性能越好;炁母是无极全息万有能,万物之母,宇宙本原。《炁母论》透视宇宙之巅和生命之渊,从“广义物质观”角度来论证宇宙万物皆是阴阳对应合一体和负阴抱阳特征。表面上看,人类视力(包括仪器)可及之物比如星球或原子等都是单独运行的,而实际上它们都有与自身相应的炁态场能相伴而行。无论大小,所有物质的存在状态皆是阴阳互根,粒态物为阳,炁态物为阴,每一物都是负阴而抱阳的形式。下面分三个领域来证明。 二、自然领域 负阴抱阳是宇宙万物组合、存在的一个定律,不管是自然物还是生命物。看宇宙多层次物质从宏观到微观,大至星系星球,小至原子粒子,其阴阳配位莫不如此,一般都是内外分阴阳,阳居中,阴在外。太阳系是不发光的阴性行星群环抱着中心发光的太阳运行,与阳相对的自然称为阴;原子系统也都是阴性电子群环抱着阳性中心核子运行,我们习惯上不是称正电极为阳极而负电极为阴极嘛。这些皆是科学的已知,下面则是科学尚未探索的但一说即可明了的事物。 无论是宏观星体还是微观粒子,四面八方都包围着宏观太空或微观渺空,每一个阳性实体物质无不是在阴性空域的环抱中运行。那无尽的空域不是无物而是有物,是炁态物的本体。就广义物理观而言,已知的粒态物质都有炁态物相伴不面对形影不离的半边天,我们的物理学就是不完整的。现代科学把本是活的动态的内在关联的阴阳辨证存在的宇宙物质分割开来,只静止地研究看得见的粒态物质,所以尖端科学理论遇到了无法解决的难题。不过实验科学家在不断探索中还是发现了那无尽的浩空有暗能量、暗物质。暗能量实际就是无限梯级频谱炁态物中较低梯级频谱的部分;暗物质则是炁态物下移跨越(塌缩)了光谱临界转化而成的那部分宇宙初级微粒子群。 光谱是宇宙两态物质的重要临界,临界以下是我们已知粒态物质的大千世界,光谱以上则是未知炁态物的大千世界。两态物质始终遵循“阴长阳消,阳长阴消”的阴阳消长规律平衡存在或互相转化。物质平衡是相对的,暂时的,只是宇宙频谱下移行程中的过路客;物质不平衡的不断转化是绝对的,万物演化长河没有不变的东西。 宏观宇宙浩空环抱着无数星体,微观世界呢?其实所谓渺空并不小,就原子核和电子直径来说,其空域甚至比太阳与行星体系之间更空旷呢。你看,假如原子核直径是一厘米,它与电子的距离就有一公里多,而一个电子的质量比一个质子还小倍!相对而言,空域不小吧?不管是宏观宇宙或渺观世界,其空域就是无限频谱梯级的炁态物本体,空间只是人类习惯的称呼。宇宙根本没有所谓的绝对空间,试问,真空构架依据什么在宇宙中立足?没根基的“空中楼阁”违反物理依据,只是空想而已。 那无边的炁态物是极为稀疏的膨胀状态之炁,一时看不见罢了。每一个频谱梯级的炁态物都有自身的力学属性,不同的频谱又存在着“八级谐振定律”,所以那无数频谱互相交叉的浩瀚空域就形成了极其轻微的,当今仪器还不能测得的胶着状态的综合力学海洋。宇宙空域无边,粒态物只是星星点点,在炁态力学海洋的“怀抱”里生息、遨游、演化。没有这种炁态力学海洋的存在,粒态万物就失去了“浮力”的依托,炁对万物如同水对鱼儿和空气对鸟儿提供浮力依托一样。 整体宏观大千世界和微观小千世界,大大小小的万物,都是处于负阴而抱阳的运动状态中。 三、生命领域 生命领域和自然界一样,其个体也都是在空间炁态物的怀抱中运动、生息、演化。身躯是多层次的自然物组合实体,阴抱阳的形式上面已谈过不必再说,本节讨论生物体内多层次有生命的大小组织器件负阴而抱阳的关系。你看体内的五脏六腑,不是有胸腔腹腔吗?这么多软绵绵的活体内脏如若没有腔内气体临界分隔而是紧紧贴着,就会长到一起。割盲肠之后,医生为什么要你在几天内不能一个姿势睡觉而要两三个小时翻翻身呢?就是让你翻转活动内脏位置,多面地接触腔内空气以免粘连。多年前有一位年轻女士就是因为盲肠手术后粘连三次手术三次不治而亡的,没有气体保护内脏就无法正常存活。总之各个器件都有间隙,不同形式的间隙有不同的流体物质以保证各种器件的独立性,那种间隙就是各种器件的自由空间,不管大小。 自由空间的流体有液体、气体和炁体等不同物质,这类物质相对于阳性硬件物都是阴性软件物。宇宙造物就是这种规律,软中有硬,硬中有软,层层叠叠,互为存在,缺一不可。就是细胞之间也是间隙连绵,如同城市密集住宅区每一个建筑之间必有通道一样,是通道空间使各个住宅成为独立的自由单元,细胞间隙也是保证每一个细胞成为自由单元的空间,否则就会粘连一起失去了独立性。你以为体内密集的无数细胞是紧紧挨在一起的吗?非也,只不过那间隙是肉眼看不见的罢了。实际上,人体内有无数的各个层次的生命单元,越大越少比如骨头、脏器等,数量屈指可数;越小越多比如各种形式的细胞或蛋白质、维生素等更小生命元件,数量无法尽数。 关节之间与脏腑之间这类间隙多是液体(润滑作用)或气体,还都是科学已知的粒态物。体内唯一不能割断的就是大大小小间隙,互相沟通阡陌连绵的网络这就是中医学的经络系统,里面的物质炁态暗能量有待科学的深入探索。 人体经络网是个立体网络,其中大路成纲中路成网,细胞间隙则是“田埂小路”路路相通包围了大大小小的生命器件,无数有形器件好比网络之中的立体格子。 中国数千年文化积累的庞大中医学体系已经把这个生命特有的经络系统的性状和功用说得很详细了,但因它是有论无证的阐述方式,又是近代科学仪器长期未能探测到的东西,所以对中医学来说是实实在在的人体组成部分而对西医学来说就是“莫须有”的了,他们的有形仪器限制了自身无形智慧的认识范围。 20世纪末虽然西方新型仪器初步探知了与中医学相吻合的经络主线和数百个表皮穴位点的存在,但经络学说中更细部的还是仪器探测能力所未能及的领域。不过,这初步探测成果可以确切地证明了经络学说并非是“莫须有”的胡说八道,所以象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政府已准许中医针灸医疗合法开业了,这是个不小的进步。再者,中医学已经是实践了数千年的成熟有效的医疗体系,华夏亿万民众的医疗卫生保健不是依靠以中医学为主的传统医疗技术成就下来的吗?西方历史上曾多次出现过上千万人死于一个大瘟疫的事件;中国历史上也是瘟疫多多但从未有过这么多人死于某一个瘟疫的,这说明中医学是相当成功的科学体系。 中华传统医疗一个重要科学分支是针灸学,而针灸学所直接依据的理论基石就是“经络学说”。与西医学有所不同的,中医学是科学哲学合而为一的全息性质的学问,它不但是医学也是哲学,同时经络学还包含了现代科学正在靠近但尚未探索的深层物理内涵。我们现在的科研任务不但是从实验科学科学探测和医疗实践案例)方面来持续进取,还要从理论上将古老难懂的学说给予现代化科学证明。理论来源于实践又能反过来指导实践,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 人体经络系统中的炁态物空间是各个层次生物器件的“外层空间”,这些空间不但保证了大小器件的独立性还是所有器件的能量供应来源。生物体新陈代谢所有微观生命元件的新旧置换都是在经络能量为动力的作用下完成的,没有经络空间就没有能量的通道,新陈代谢也就无法进行。 经络学说是否对只偏认已知粒态物为宇宙唯一物质的固有思维模式来说不容易理解呢?这里再推想一下,我们还记得生物学所说的生物体新陈代谢都是在不断地和体外宇宙交换物质、能量吧?物质的交换有食道和呼吸道解决,人人可见不必细说;能量的交换呢?氧气和食物入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化学变化产生的能量是维持生命运转的动力,那么这能量炁在哪里运输传递呢?它总得有个存在和运动的区域或空间以及体内外的通道吧?假如体内没有经络空间也没有体表毛孔穴道这种“真气道”(真气就是炁),能量炁必是在生物组合件或细胞实体中任意“横冲直撞”,那不是破坏了机体组织吗?这好比说城市的无数住宅单元“细胞”,如果其间没有阡陌相连的大大小小道路这种城市“经络系统”来疏通,住宅的人员、物质交流就必须要用“崂山道士”那种穿墙过的仙术来解决了!当然这种情况是不会有的,人们稍微“逻辑”一下思维,人体内的经络系统是新陈代谢赖以致用的能量通道就是无可否认的了。 生物解剖学早已发现,细胞是所有生命物躯体结构的基本单元,如同元素是所有自然物的基本单元一样。比细胞更小的众多微观生命元件如蛋白质、维生素遗传基因和其他微观有机物都不能直接组成任一完整独立的生命体,只能参与组成到细胞以后才能组合生命万物;就象元素之前的众多微观粒子不能直接组合自然万物而只能先参与组成元素之后才能组合万物一样。无数的微观小生命元件和自然物微粒子一样也都是小层次独立个体,也都有它们各自的外层空间与其形成各自的阴抱阳小球团以施展它们自身的功用。它们之间如没有连绵相通的能量空间,没有自身的活动余地,怎么能完成自身的“职能工作”呢?所以负阴而抱阳的生命物质格局和无穷的自然界物质格局一样,是定型的规律,定律。 四、繁殖状态 以上论证的是多层次自然物和生命物的物质组合生成定律,这里再探讨一下表现在生物繁殖方面是不是也如此。 各种动物的精卵结合,皆是精子群体在阴道液“河道”中一齐向子宫里的卵子(在女性排卵期)目标游泳竞赛,游在最前面的健壮精子抢先钻进卵子,阴阳结合成功,形成负阴抱阳式的生命初胚。植物的繁殖情景和动物相似,雄性花粉也是主动,不管是风吹还是昆虫、鸟兽携带,总是花粉跑到雌蕊上被雌蕊粘液吸住,在雌蕊的怀抱中进入子房,形成负阴而抱阳式的生命初胚。甚至雌雄生殖器官的交合状态也多是遵循这个规律,比如动物交欢,是雄性主动将生殖器钻进雌性阴道里,在阴抱阳之象中完成授精大事;人类也是如此。 人类初胚成型后经过不断的分裂繁殖,当积累到足够量的干细胞群体达到胎儿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临界点,就开始按既定的遗传密码指令向各个方向特化逐步组成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直至完整胎儿。这个繁殖过程每形成一个生命梯级物质单元就会出现一个相应的经络网格,单元越多网格越多,越多的网格则交汇点也越多并形成许多大小网格线路,也就是能量空间通道,即中医学中的经络系统。 胎儿出生之前还是属于母体的一部分而不是独立的生物体,因为一切的新陈代谢工作还都是经母体完成的,包括营养、氧气和经络能量炁的供求转运等等。母体中的胎儿皮肤呼吸是在子宫羊水中进行的,负阴抱阳的格局。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生命是在出生之后割断了与母体的直接关系,生命“三隧道”(食物道空气道、真气道)都直接与外界接触并独立行使“主权”了,这时的生物体负阴抱阳格局不是躯体相对于子宫“羊水”而是广漠空间的空气和炁态物了。 体表十数万毛孔与七百多个经络穴位点是人体和宇宙天人合一的通道之一,和食道、呼吸道有同等的作用,没这个通道则生命无法存活。毛孔行使的仍是粒态物质交流功能,这是科学已知的事物;穴位通道行使的是人体和大宇宙的炁态能量交流功能,这是科学的未知但中医学已认知和应用数千年了。这不是本文的新发现而是用科学证明之法将其翻译过来,用于拓展和提高当代深层物理认识层次和生物医学的深层探索。认识负阴而抱阳的格局,获知能量炁态物的物质特征与力学属性,是新世纪理论物理和生物物理的必然,否则就解不开那些自然之谜和生命奥秘。 五、社会领域 人类社会的存在状态和运动状态也都是负阴抱阳形式,这和“全息控力学”有内在关联。凡生物皆有全息性能的控力,就群体来说,一切行为、运动都是控力主使的,因为这些运动皆有活变性,与自然力大不相同。阳性控力和阴性控力配位都是阳在内阴在外,阳如高山阴如水,阳主动阴被动。人类群体皆是中央集团在明处,百姓都看得见;百姓则是大海无边属于暗处,中央不可能一眼看透。大如联合国总部、国家、地区等;中如省市县、各种行业集团等;小如机关学校家族家庭等,都有首脑和群体之分,任何行为、运动都是首脑主动引领群体群体行动结果又使首脑制定下一步行动纲领……无限反复。首脑集团和百姓群体阴阳对应合一不分离,缺一方则一方也不存在。但二者的关系又不是固定不变的,联合国或国家等各层次集团人员经常是吐故纳新,民可为官,官可为民这种阴阳转化是无数事实明摆着的,无须多说。一个家庭一个单位一个国家无论大小,阴阳平衡则安,处于较稳定的良性渐变过程;阴阳失衡则乱,容易产生突变,打破旧的平衡建立新的平衡关系。 这些是哲学规律也是物理定律,社会的任何变化都是活性物质的演变,无一例外。由人间个体组织的集团变动和由粒子结合的团块变化一样都是物质变化,只不过是生命物与自然物的不同罢了。许多生物界的集团变化也类此,人所共知不再细谈。 伍柳派内丹面授班开班-80岁传人帮你护道过关 道文化交流的朋友请加北京白癜风研究所治白癜风济南哪家医院好
|